脂肽类化合物surfactin合成调控基因的筛选文献综述

 2022-08-03 11:57:25

脂肽类化合物surfactin合成调控基因的筛选

本论文目的及意义

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surfactin具有亲脂亲水、降低界面张力、生物降解、促植物生长的优点,在医药、食品、农业生产、环境治理等多种领域均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脂肽类化合物surfactin的合成产生与一株遗传背景清晰的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FZB42密切相关。以FZB42为材料,表面活性剂surfactin的合成途径得到了解析,同时,亦对开发该类菌株的生防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

概述

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一般是革兰氏阳性的芽孢杆菌的代谢物。[1]脂肽分子由亲水的肽键和亲油的脂肪烃链两部分组成,脂肽分子中多个氨基酸组成的肽链形成亲水基,脂肪烃链形成亲油基。[2]由于其特殊的化学组成和两亲型分子结构,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在医药、食品、化妆品及微生物采油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已成为研究开发的热点。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亲脂亲水、降低界面张力、乳化、生物降解、促植物生长的优点,在医药、食品、化妆品、农业生产、环境治理及石油工业等多种领域均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已成为发展新型环保绿色工业的“助力剂”,具有巨大的生态、社会和环境效益。[3]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类型、结构、性质与菌种和培养条件直接相关。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是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培养时,代谢过程中分泌出来的具有表面活性的脂肽类化合物。 [4]这些活性物质具有独特的两亲性分子结构,同时存在极性亲水的肽键及脂肪烃链组成的非极性憎水基,具有特殊的功能。

生物表面活性剂可分为6大类:糖脂类、脂肽-脂蛋白类、磷脂类、脂多糖-蛋白复合物、脂肪酸和中性脂等。[3]目前,对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糖脂类表面活性剂如槐糖脂和鼠李糖脂等方面,而对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研究相对较少。[5]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一般是由芽孢杆菌产生,自发现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已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但是,我国在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研究还处在初步阶段。[6]脂肽类表面活性剂具有独特的功能,如溶解血红细胞、抑制凝血纤维蛋白凝块、能溶解某些细菌的球形体或原生质体及具有抗生素作用等,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7]而本实验对FZB42合成脂肽类化合物sufactin的合成调控基因的筛选,极具开拓意义,为更好的研究、利用surfactin奠定深刻的理论及实践基础。

优点及其应用前景

生物表面活性剂除了具有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类似的性质,如亲脂亲水性、降低界面张力、乳化、发泡和消泡等外,还具有其独特的优点:生物降解性,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无毒或低毒;一般不致敏和可消化性,可应用于化妆品及食品中;可利用废弃物进行生产,可用于环境治理工程中;具有更好的环境相容性和更高的起泡性,在极端条件下有更好的选择性和专一性;结构多样性,可用于特殊领域中。[7]

生物表面活性剂是一类集亲水基和疏水基结构于一分子内部的两亲化合物。其有更多的优点,如:更低的毒性,更高的生物降解性,更好的环境相容性,更高的起泡性,在极端温度、pH、盐浓度下的更好的选择性和专一性。[7]也由于这些优点,使生物表面活性剂在各个工业领域如采油和能源工业、药物和化妆品、食品、环境工程等中的广泛应用,并有可能替代化学合成的表面活性剂。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可用于[8]:

bull; 微生物采油,提高采油率。以及漏油处理,进行环境修复。生物表面活性剂可促进原油从矿石、含有页岩断层的表面解吸附;

bull;做抗菌剂,能抑制真菌、细菌、支原体和病毒,此外还可用在免疫调节分子、粘合剂、疫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